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,其实不能全由学校体育来“埋单”。这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、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汪晓赞的观点。体育教育本身的确存在一些问题,除了课内激发兴趣,还应关注课外锻炼习惯的养成。我们的体育课多停留在让学生动起来的层面,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体育,通俗说就是扫“体盲”。理解了内涵,形成了文化,对学生兴趣和习惯的养成有利。
由于教育资源有限,我们目前还只能采取考试的办法。那么,可以为文化考试设计一个标准,体育也设定递进式的量化标准。用一种制度来保障,全社会监督,让青少年不再功利地忙于应付考试,而是遵循成长的基本规律,全面健康地成长。
体育方面,应改变过去“攻坚战”的做法,真正回归到教育中来。中国发展到今天,不需要再用奥运金牌来证明强大。既然校园是各行业后备人才的基地,为什么体育要违反规律,总要早出人才、快出人才?如果把练体育的孩子游离在国民教育之外,要么站在塔尖,要么造成巨大的社会成本和人才浪费。 |